凌晨五点的成都高新区某工地,50岁的水电工石子峰熟练地打开手机上的“安心筑”App,当天的工作量、工价明细和考勤记录在屏幕上一目了然。“打工这么多年,第一次能实时看到自己挣了多少钱,Kaiyun电竞工资准时到卡,再也不怕扯皮了!”石子峰的体验,正是成都高新区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缩影。当传统建筑业还在“包工头口头派活、农民工年底讨薪”的泥潭里打转时,一场由区块链、人工智能与产业互联网重构的“数字革命”正在成都悄然启动。
“以前在工地就像‘盲人摸象’。”石子峰翻动着手机里的备忘录,“那时候连干了多少活都说不清,要账时只能翻出皱巴巴的记工本。”而在“安心筑”系统构建的“数字账本”里,每个施工任务都被拆解为带有坐标、时间、工艺标准的“数字孪生体”,从班组长派工到工人确认记工,从质量巡检到薪资发放,全流程数据通过区块链存证形成不可篡改的证据链。
建筑业是典型的传统行业,长期存在交易链条长、信任成本高、结算周期长等问题,是拖欠农民工薪资顽疾的重要成因。以数据为驱动,推进建筑业“智改数转”,打造行业新质生产力,是时代呼唤、行业之需。2019年成立的一智科技(成都)有限公司,历时6年斥资逾6亿元打造了全球首个工程建设全过程全链路数字化管理系统安心筑。成都也由此成为全国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主要策源地。
一智科技创始人刘勇刚介绍,“安心筑”的核心功能是将施工任务分解到最小生产单元,以任务单形式智能匹配给对应技能标签的工人,每个任务单都有项目信息、图纸信息、施工部位,有任务内容、技术交底、安全交底、质量验收标准,有量、有价,有启动时间、完工时间和付款时间,经过逐级派发后形成智能化合约。
通过“派工-考勤-验收-评价记工-发薪”业务链路,穿透记录施工全过程核心业务数据,链路上的甲方、监理、总包、分包、项目部、班组长、工人等各方协同参与,通过数据互证和区块链存证形成各方确权、可溯源的“数字账本”,从根本上解决了合同层级复杂、业务流程割裂、施工数据造假、权责不清晰等痛点、难点,为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以及工人薪资发放提供准确依据。
由于“安心筑”系统解决了合约和工作量确认问题,实现了专户发薪监管和智能预警,成都高新区创新推行人工费动态拨付机制,项目人工费资金按照实际发生金额动态、灵活拨付,不再要求企业逐月平均拨付,为企业实实在在减轻了资金积压的负担。
以高新新川科技园智媒体城项目为例,自2023年5月22日接入“安心筑”系统,依据系统上工人已确认的“记工单金额”发放薪资,严格落实“一单一结”。截至今年5月11日,该项目已有3427名工人实名制注册使用安心筑系统,产生120168笔“记工单”,实现项目专户线%,未发生一起欠薪纠纷。
从农民工的“指尖查薪”到行业全链条的数字化重构,“区块链+数字算法”正成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。成都高新区的探索不仅为解决欠薪顽疾提供了样本,更为行业迈向透明化、智能化树立了标杆。随着技术迭代与政策支持的深化,这场“数字革命”正在重塑建筑业的未来图景。
推行智慧监管模式两年来,成都高新区成功树立了建筑业“智改数转”的全国样板,成都原创的这一建筑业数字化管理平台,也初步实现“一地创新,多地复用”,在江苏、广州等省市落地应用。尤为值得一提的是,攻克“智慧治欠”难题的“安心筑”,伴随来自建筑一线的海量真实数据,其功能正实现快速延展。在成都高新区天府五街的写字楼里,建筑业AI大模型正在迭代。一智科技技术VP沈亮展示着最新成果,“我们正在训练一个‘数字包工头’,它能根据天气、工种、材料库存等因素智能排产,每个建筑工人也都将拥有专属的AI生产助理,助力农民工向技能型产业工人转型。”
这样的可喜动态,意味着“安心筑”未来的应用场景将与建筑业各相关产业链条深度耦合。刘勇刚告诉记者,尽管区块链技术为建筑业注入新动能,但其普及仍面临技术成本、行业标准统一等挑战。“安心筑”将持续推动人工智能与区块链技术的深度融合,例如通过AI分析施工数据、Kaiyun电竞预判风险,结合智能合约自动优化流程,形成“技术-管理-监管”的闭环。“提档升级的‘安心筑’将帮助建筑企业有效管控工程进度、质量、安全、成本,覆盖农村自建房、家庭装修等民生消费场景,实现政府、企业、群众三方‘安心’。”
本网(平台)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(集团)股份有限公司及/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。未经许可,禁止进行转载、摘编、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。
标题:可溯源的“数字账本” 成都这家企业手握建筑业数字化转型“密码”
链接:https://www.ksrongchuan.com/kaiyundianjingdongtai/youxizixun/2445.html
免责声明:本站资料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,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,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发邮件给我们